『任何商品的價格都趨向於生產成本。
如果價格低於成本,那麼生產就會放慢速度。
如果價格高於成本,則可以通過生產和出售更多產品來獲利。
同時,增加的產能(算力)將增加難度,將生產成本推向價格。
『在後面的幾年中,當生成的新幣隻占現有總供應量的一小部分時,市場價格將決定生產成本,而不是反過來。
『目前,產能(算力)正在迅速增加,這表明人們估計現值要高於當前的生產成本』
中本聰的意思很清楚。
這也是普遍認可的經濟學所告訴我們的。
價格是市場經濟那隻看不見的手的指揮棒。
整個經濟系統如此復雜,但所有的生產者都在價格的指揮棒下翩翩起舞,以此進行經濟決策,決定自己的生產。
事實上,從微觀層面,價格沖擊的確會對礦工生產造成很大影響。
當牛市價格升騰,礦工擴產速度跟不上價格增速,利潤空間會迅速擴大。
迅速擴大的利潤空間會吸引礦工擴產,以及更多人湧入挖礦業參與競爭。
反之,當熊市價格回落,挖礦收入不足以支撐生產成本,礦工就會承受損失,甚至被迫關機停產。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幣的生產與其他實體商品有一點極其不同。
那就是無論礦工擴產還是停產,單位時間的比特幣產量是保持穩定的。
就此而言,有人推論說比特幣會進入死亡螺旋,但是過去十多年來,從未發生。
這是一個很奇妙的點。
與此相對的,有兩個案例:案例一自然就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下的牛奶生產。
案例二則是真正死亡螺旋過的LUNA/UST經濟體。
我們可以看到,在案例一中,牛奶生產會因為市場滯銷而停滯,甚至不惜傾倒以清庫存,這進一步加劇了供應短缺,從而讓滯漲更加嚴重。
比特幣不是這樣。
無論價格多低,每個區塊的區塊獎勵都不會發生任何變化,也就不會發生人為的供應短缺。
而在案例二中,LUNA的產量會強行按照等值USD進行換算,也就是保持LUNA產量與其市場價格乘積保持恒定,結果就是供應量急速擴大,價格迅速進入死亡螺旋,價格向失事飛機般一頭撞向地面。
比特幣也不是這樣。
比特幣的產量穩定,不會隨價格下跌而擴大;同時,價格下降後,產量與價格的乘積會下降,拋壓會下降,對市場購買力的透支會下降,從而會進入新的平衡。
看起來,無論是人為減少產量,還是增加產量,都會造成經濟系統的不穩定。
而比特幣恰恰選擇了無視價格漲跌,保持產量不變。
比特幣礦工就是這樣以穩定的常速率得到增發的比特幣。
從邊際上講,比特幣市場新增的拋壓就來自於礦工新挖出的比特幣。
短期炒幣者隻會給市場造成擾動,不會有系統性的改變《不改變β》。
長期囤幣者則更傾向於做『逆周期操作』,即在牛市泡沫期拋售,而在熊市築底期積累,從而促進價格市場穩定。
如果假設在一個較短的時間窗口內,來自市場的購買力沒有變化。
那麼礦工拋售的意願就決定了市場的均衡價格。
我們還需要假定,礦工對比特幣長期看漲,且礦工有意願通過靈活操作來謀求利潤的最大化,也就是當價格不符合心理預期時,他們有意願短暫囤積以等待更好的價格,同時,他們有一定的積累可以允許他們承受囤積期間高昂的運營成本。
這樣一來,雖然比特幣的產量不變,但是由於礦工的售賣意願隨著市場價格變化而有變化,那麼實際流通到市場上形成拋壓的比特幣增量仍然會發生變化。
當價格較高而礦工不期待更高時,他們會傾向於出貨。
而當價格較低而礦工期待更高時,他們會傾向於囤積。
當價格下降到礦工的生產成本附近時,礦工就會變得惜售。
惜售緊縮了實際供應,從而影響了供需平衡,支撐了價格。
從下圖可以看出,自2022年6月價格跌破3萬刀,市場進入熊市以來,礦工整體的平均生產成本處於微利甚至虧損的狀態。
在這個階段,我們會觀察到有高杠桿的礦工被迫去杠桿,甚至破產清算;利潤向更有韌性的礦工集中,讓他們重新變得有利可圖。
他們支撐住了價格,並以超強的耐力,把市場送入復蘇。
圖:比特幣的生產成本《藍線》和價格《橙線》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2021年5月的打擊挖礦事件對價格市場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
全網算力不得不被迫大幅回撤並從新開始增長,一直到2022年5月才重新追趕上價格《約3萬刀》的步伐。
也許這是2021年牛市未能發育完全的一個重要原因。
試想如果2021年中至2022年中的算力增長是從2021年中的高點繼續向上,那麼到2022年5月應該可以到達4.5-5萬刀的位置,從而有助於市場在這個位置附近《比如3-4萬刀》形成支撐。
價格指導挖礦成本。
但是挖礦成本也會影響價格。
挖礦是生產力。
價格是生產關系。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
但生產關系也會反作用於生產力。
在加密行業你想抓住下一波牛市機會你得有一個優質的圈子,大家就能抱團取暖,保持洞察力;
想抱團取暖,或者有疑惑的,歡迎加入我們——公眾號:Crypto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