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曼昆區塊鏈法律服務團隊
01風起香江
2023年5月31日,被眾多企業期盼的香港虛擬貨幣交易所發牌制度生效的前一天,香港的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發佈了《有關專為虛擬資產交易平臺而設的全新發牌制度的過渡安排的通函》,在函件中,明確6月1日開始發牌的同時,也給了已經正式在香港實際經營業務的所有交易所一年的寬限期,引起了廣泛討論。
香港目前所發的牌照稱為『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牌照』,簡稱VASP《virtual asset service providers》,自6月1日起,如果是新的企業希望在香港進行虛擬貨幣交易所的業務,就必須持有VASP,已經開展業務的交易所企業也必須在一年內完成牌照申請。
目前而言,香港對持牌的交易所企業仍有一些限制,首先是禁止對用戶提供借貸、杠桿等服務,其次是對於上架貨幣,香港仍有限制,目前僅允許上架幣值較大的比特幣、以太幣等大型虛擬貨幣。
因此已經實際開展業務的交易所企業也必須根據目前的管理規定進行業務調整,否則恐怕難以在一年之後獲得VASP。
不過總體而言,香港有著獨特的區位優勢,對於很多投資者而言,在香港建立一家區塊鏈關聯企業遠比在在新加坡等地區更加容易,也更能發揮背靠內地帶來的人力資源優勢和管理成本優勢。
相信在新的發牌規定排除了法律風險上的疑雲後,會有更多的交易所企業和相關的區塊鏈企業將在香港設立,而為了發揮區位優勢,香港企業實體極有可能走向跨兩岸用工的模式。
根據筆者從事勞動用工法律業務多年的經驗,對於可能大規模出現的跨兩岸用工情形以及一些法律風險在此進行一些前瞻。
02用工形式難題
跨兩岸用工第一項難題是用工形式的難題,香港和內地是完全獨立的兩套法律體系,在勞動用工上的規定也截然不同,一個註冊在香港的企業,與一個內地的員工,究竟是選擇香港泛用的《雇傭合約》,還是內地建立的《勞動合同》,又或者是雙方基於更加復雜的約定,簽訂《合作協議》《勞務協議》,就令許多企業不知所措。
而選擇埋頭推進,將書面合同放置一邊,總之先雇傭員工開始幹活推進項目的企業,則又會面臨其它問題:缺乏書面的約定致使企業和員工之間沒有建立明確的管理制度,用戶數據、客戶記錄等商業機密面臨無法良好保密的風險。
作為新興發展的行業,人員流動極為頻繁,而大部分區塊鏈企業都沒有相應意識,與員工的薪酬約定、管理約定大多數基於郵件或通訊軟件的溝通,而未簽署正式的協議,顯然,企業就更加沒有意識與員工需要簽訂相應的《保密協議》或者《競業限制協議》。
這原本是一個成熟的行業體系內,對於員工管理極為必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對於關鍵崗位的員工。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意味著如果發生員工泄密、泄露客戶資料、或者是將在企業開發的技術成果帶走時,企業難以采取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
03薪酬支付難題
跨兩岸用工第二項難題是薪酬支付難題,是將企業經營過程所得的港幣換回人民幣來支付內地報酬,還是幹脆使用穩定的虛擬貨幣USDT等來支付員工報酬?兩種選擇都會面臨各自不同的法律風險,前者內地以何種賬戶來接受跨境入賬本身就是難題,而後者除了面臨本身有部分勞動者拒絕接受外,也有稅金和社會保險無法以虛擬貨幣形式繳納的難題。
還有一項風險來自於幣值,相對來說,使用usdt之類的穩定幣該風險較小。
而使用其他數字貨幣的企業,難免要面臨幣值波動的問題,如果幣值發生巨大的波動,致使員工薪酬受到影響,員工也會和企業發生爭議。
04稅務和社保繳納難題
在此前文章《區塊鏈企業的勞動用工,有哪些法律風險?》中,也和大家提到,跨境支付薪酬還面臨的稅務上風險。
企業具備著為個人申報個人所得稅的義務,但是企業主體不在國內的區塊鏈企業無法履行相應的義務,即使有些企業項目在國內註冊的相關公司,但是項目的主要業務依然是由國外主體進行,國內的相關公司不負責薪酬發放,也無法履行相應的義務。
類似情形的還有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的繳納在中國法律范圍內同樣是企業的義務,而且與稅務不同,它同時也是許多員工的需求,中國的社會保險政策與包括落戶在內的諸多社會政策掛鉤,同時,醫保、工傷保險等保險本身的職能,員工也會在日常中用到。
在無事發生時,企業與員工友好協商,可能未繳納社保的風險不會暴露。
但如員工發生意外,比如上班途中的突發疾病、交通事故等,企業就將面臨未繳納保險的重大風險。
是否要正式與內地人力資源企業合作來完成員工的管理和稅務、社保問題,是否要在內地建立辦公地點等。
都是用人過程中也企業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相信隨著VASP牌照申請通過,在未來的三到六個月,區塊鏈的相關企業將會在香港大量建立,而各種法律問題也會新的出現,屆時筆者也會與各企業一起關注香港區塊鏈企業未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