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市老手的幣圈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 老王,正經科班出身,2007 年大學畢業後,就進了一家國內有名的證券公司做客戶經理。
依靠著科班出身的優勢,和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內部資源,他在工作三年後就晉升到了一個不錯的職位。
隨著投資經驗飛速增長,他的資產積累也同時在上漲。
熟稔二級市場的操作後,2015 年起,老王開始在雪球開設專欄,在微信公眾號創建自媒體品牌,主打推薦股票的內容,以龍頭戰法為主。
很快,他身邊就匯聚了不少粉絲,每天都有不少人慕名而來,付費求教。
在 A 股和美股中指點江山,是他那時的常態。
轉折點發生在 2017 年 10 月,在一場聚會飯桌上,那個朋友談到了暴利的加密市場。
股市多年的經驗直覺告訴 老王,這是個機會。
回家之後,他開始研究數字貨幣行業,從交易平臺到項目方,越研究越震撼,不過,這裡多則翻數倍,少則歸零的玩法還是讓他這個股市老手猶豫了。
2017 年 12 月,芝加哥期權交易所 (CBOE) 上線比特幣期貨,美國監管的推進,給了 老王進場一搏的決心,他鼓足勇氣買了 20 萬元的比特幣。
但沒想到,一入場便迎來了瀑佈式下跌。
所幸,有著豐富的炒股經驗的 老王,在暴跌啟動時便猜出下跌還要繼續,在損失 10 多個點後,他及時清倉止損。
事實證明,他還算幸運的,比特幣繼續下跌,他已經止損離場。
加密貨幣交易幅度巨大的波動讓人上癮,很快,老王改變了策略:做波段。
幾次波段後,他不僅把賠去的錢賺了回來,到 2018 年 4 月末,他的持倉已翻倍,盈利達到了 50 萬元左右。
直到這個時候,Z 還是在現貨市場玩,而且玩的還不錯。
直到 7 月份,他接觸了合約,也就是杠桿期貨。
當時,有過不錯收益的 老王和朋友合計,再次幹起了老本行,付費私密圈,開始帶人做合約。
剛開始,老王還能保持高度謹慎,每次開倉都很小心,也帶著粉絲賺了一些錢。
多次趨勢預判準確後,老王開始膨脹,自己也開始覺得,幣圈的合約也不過如此,加倉賺錢才是王道。
但危險很快降臨,7 月底,比特幣突破 8400 點壓力線後,回轉暴跌,更糟糕的是,因為 APP 交易軟件操作卡頓,很多人無法及時追加保證金,他和粉絲倉位幾乎全被爆。
加密貨幣市場其實一直在模仿傳統資本市場的玩法,一點一點把傳統資本市場的金融工具遷移到行業裡,從 2017 年開始,加密貨幣衍生品在牛市的催化下迅猛發展。
「衍生品非常有效地推動了加密貨幣行業的發展。
」 首席戰略官表示, 衍生品可以實現風險管理和風險轉移,為市場提供價格發現機制。
這些確實是衍生品好的方面,但從另一方面看,杠桿永遠會勾起貪婪,當貪婪充斥在交易之中的時候,虧錢往往隻有一瞬間。
經過幣圈現貨、合約大半年的打擊後,老王再也沒有信心繼續在加密貨幣領域折騰了,經過兩個月的思考,他重新回到了證券公司,決定還是好好做他的雪球大 V。
他沒再跟別人提起這段經歷,隻是偶爾看到比特幣破萬的新聞時,還會想起當初那段沖動的時光。
二、炒幣半年多,他抵押房子隨時面臨離婚
如果說 老王還有一點點投資的邏輯,那接下來就是純投機者夢想破滅的故事。
木易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孩子,大學畢業後,他沒有選擇留在大城市,回家考了公務員,工作還穩定。
後來,他在親戚的介紹下認識了現在的妻子,她是個中學老師,婚後生活還算幸福。
但 2017 年下半年的時候,木易在一次聚會上,第一次聽說了比特幣。
因為對朋友的信任,想要賺點零花錢的木易聽從了建議,說服妻子把家裡的財政大權要了過來。
快到 2017 年年底的時候,木易試著用放在他這邊的那幾萬塊錢買了比特幣,過了一個多月果然漲了不少,首次投機就嘗到了甜頭的他天真地以為,找到了實現財務自由的方法。
洋洋得意的木易問妻子拿來了定期存款,還把當初給她的彩禮錢也拿了過來,又偷著找親戚借了好幾萬,全部投進了比特幣。
2017 年 12 月的比特幣,就像 5500 點的 A 股。
行情的發展大家都知道了,2018 年 1 月份之後,整個加密市場開始萎靡。
木易因為賺錢的時候沒及時賣掉,光想著怎麼弄到更多的錢去買更多比特幣了,等到價錢突然跌下來。
才發現自己有一部分幣買在了高位,隻能幹著急。
這時木易面對的情境是,本金在浮虧,不舍得賣;而親戚在要錢。
為了不讓妻子發現錢都被賠光了,木易的邏輯已經完全失控,他已經很難理性思考事情的本質,直接做了決定:賣房,加倉比特幣。
這個問題深入探討的話,其實是用戶教育的問題,不誇張的說,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二級市場會像加密貨幣市場一樣,充斥著小白用戶。
這個領域的大部分玩家沒有任何投資經驗,沒有在傳統資本市場上摸爬滾打,直接來到了幣圈,被各種產品搞得焦頭爛額。
這是用命在賭。
比特幣價格隻用了一個星期,就從 11000 美金跌到了 7000 美金,跌幅接近 50%。
木易賭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