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喜歡買股買房買比特幣?經濟專家:銀行業穩定是一種假象!。

美國多家銀行暴雷,瑞士信貸被瑞士銀行集團並購。

銀行是否還能被認為是一個穩定、無風險的體系?

銀行業穩定是一種假象

經濟分析師Jumbo表示,銀行業的穩定是一種假象,每個國家的銀行體系或每間銀行都會說自己很安全。

但銀行從來都是『極高風險』的行業,因為它一定要大家相信它很安全,它才能繼續賺錢。

銀行除了賺取存款利息和貸款利息之間的息差,它們最重要的利潤來源是金融杠桿。

沒有了杠桿,銀行將無利可圖。

有錢人喜歡買股買房買比特幣?經濟專家:銀行業穩定是一種假象!。

他分析指,在過去幾年,許多國家都減息救銀行,但存款及貸款的息差一直在縮減。

另外,長短期利率的差別也是銀行賺錢的方法,但長債和短債的息差也在減少,銀行本來很難賺錢,沒了息差怎辦?唯有加大杠桿。

不斷加大杠桿會增加整體風險,並導致金融危機。

『每一次金融危機,都會出現大批民眾提出存款。

而銀行會使用去杠桿化來防范及化解金融風險,但這也會打擊銀行的利潤,因此銀行又要想辦法借錢出去,再增加杠桿,就這樣無限重復』Jumbo說。

因此,過去這十幾年來,大家看到金融行業越來越不穩定。

每次發生銀行危機,理論上若是一間銀行出事,它會向其它銀行借錢,好像最近美國發生的銀行危機,其中一間自願結業,另一間則被監管機構接管。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銀行集團首席執行官Shayne Elliott示警,若銀行體系的不穩定狀態持續下去,有可能最終導致類似2008年的金融海嘯。

:『越多零的貨幣就表示該國家曾發生過金融危機,導致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例如日本,最低面額是100元,這現象可能表示日本在戰後時期經歷過嚴重通脹』表示,中央銀行是不會破產的,但若是一個國家經常發生金融危機,每次都要國家承擔,那就會由銀行危機轉變成貨幣危機。

嚴重的貨幣危機是嚴重的通貨膨脹及嚴重的貶值。

通常這發生在拉丁美洲,但如今卻發生在歐美等發達國家。

Elliott說:『越多零的貨幣就表示該國家曾發生過金融危機,導致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例如日本,最低面額是100元,這現象可能表示日本在戰後時期經歷過嚴重通脹』

為何有些人一有錢就買股票?

美國過去也曾發生過金融危機,但每次的原因都不一樣。

分析師表示,『在資本主義下,企業倒閉是很正常的。

銀行是高風險行業,金融危機一定經常發生,但太陽依舊從東邊升起』他還提醒一點,大家必須接受一個事實,那就是銀行的本質是不穩定的,這也解釋了為何有些人一有錢就買股票,表面上是對抗通脹,其實是他們知道銀行穩定是一種假象。

在持續通脹的社會,什麼人得益最大?就是借到錢的人,因為借回來的債會貶值,但借錢買到的資產如房子、股票,會跟著通脹上升。

誰享受杠桿帶來的好處?

杠桿將風險放大,也會將回報放大,有些人因此而賺得盆滿缽滿,輸了就政府來承擔,這就是為何金融家、銀行家們都賺那麼多錢,他們投機輸了可以將代價轉移給別人,這是種不公平剝削,而被剝削的是出賣勞力賺取工資的人,這叫作道德風險。

他表示,當政府使用繳稅人的錢來拯救經營不善的銀行,其實就是助長不負責任行為。

Elliott認為,如果社會需要一個更公平、可持續的經濟制度,可以這麼做:

1、正視銀行業的高風險本質

不要對銀行有幻想,認為銀行的所有都無風險。

2、加強教育

讓大家知道它的風險。

必須加強教育,教大家不要僅看表面的高回報,還要看背後的風險。

3、公平與透明的機制

公平與透明的機制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輸的是自己的錢,贏了的錢也是自己的。

普遍認為,股市和樓市就是公平和透明度高的制度,這樣才會鼓勵正常的冒險,正常的回報。

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幣出現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因為許多人覺得傳統銀行及金融業不穩定,對傳統金融失去信心。

但2022年是美元走勢特別強的一年,這是因為俄烏戰事所致。

每次國際局勢不穩,美元、黃金、債券和國債都會被搶購,現在還多了比特幣這些數字黃金。

雖然目前的國際和金融業還是以美元作為主流,但美元很難一直獨大,估計很快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

每個人都在問,接下來會有更多銀行出事嗎?除了美國的銀行、瑞士信貸,歐洲其它銀行如德意志銀行也傳聞出現問題。

Elliott說:『其實這些銀行的問題不是出現在近一兩年,自從歐美國家將量化風控變成常態後,息差變小導致銀行很難賺錢,很多投資者都拋棄傳統銀行,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