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9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汕頭市人民政府、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東省通信管理局、中國工信出版傳媒集團、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等單位共同承辦的『2022中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大會』在廣東省汕頭市成功召開。
7月9日,在大會核心論壇——數字新基建分論壇上中國信通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劉陽發佈了《區塊鏈基礎設施研究報告(2022年)》。
劉陽發佈《區塊鏈基礎設施研究報告(2022年)》
分佈自治、跨鏈成網的區塊鏈基礎設施框架正趨於穩定,其技術創新的熱點方向主要是進一步提高服務性能、加強交互友好性、增強可信安全性等,建設運行的重點關注普遍在節點接入方式上呈現多樣化發展、在節點部署模式上重視簡易化服務、在跨鏈系統建設中探索模塊化方案,規模性應用的場景擴展到數字藏品、雙碳交易、數據流通、供應鏈金融、產品溯源等多方信任和價值管理的模式。
今年的藍皮書報告在去年首次編寫《區塊鏈基礎設施研究報告(2021年)》的基礎上,跟蹤研究了全球區塊鏈基礎設施實踐的最新進展,重點對『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框架』、『區塊鏈基礎設施路徑發展態勢』、『區塊鏈基礎設施創新技術方向』、『區塊鏈基礎設施應用實踐』進行了分析和闡述,希望能夠有助於產業界和學術界凝聚共識,更好地發揮區塊鏈作為基礎設施的作用和功能,為技術和產業變革提供創新動力及指導建議。
報告核心觀點
1、區塊鏈基礎設施是由具有廣泛接入能力、公共服務能力、可靈活部署的公共鏈網,及連接這些區塊鏈的跨鏈系統組成的網絡服務設施。
當前,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運行的重點關注普遍在節點接入方式上呈現多樣化發展、在節點部署模式上重視簡易化服務、在跨鏈系統建設中探索模塊化方案。
2、區塊鏈基礎設施四種發展路徑經過近一年多的發展,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交織與新的演化。
路徑一開源社區驅動的區塊鏈基礎設施成為全球事實性標準;路徑二分域節點建設的區塊鏈基礎設施網絡規模不斷擴大;路徑三行業應用優先的區塊鏈基礎設施受到業務局限性影響,開始與路徑一、路徑二整合;路徑四公共服務引導的區塊鏈基礎設施受技術和需求變革影響,形態持續調整。
3、自2021年首次從『垂直的技術協議棧』和『水平的建設方案』兩個維度梳理區塊鏈基礎設施組成要素以來,垂直維度的區塊鏈基礎設施功能協議棧框架趨於穩定,技術創新的熱點方向主要圍繞處理能力、交互能力和上鏈能力展開。
在處理能力方面單鏈交易的並發量取得突破;在交互能力方面服務平臺的用戶友好性提高;在上鏈能力方面接入終端的可信安全性增強。
4、隨著全球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展、運行能力的不斷增強,已經不僅應用於加密數字貨幣等場景,而是在制造業、服務業等不同的領域開展應用實踐,湧現出數字藏品、數據流通、雙碳交易、供應鏈金融、產品溯源等一批典型的去中心化多方信任應用模式。
5、隨著區塊鏈技術持續性改善,區塊鏈基礎設施定位已經不僅局限於對原有互聯網(包括產業數字化轉型)在傳遞信任和管理價值等方面的能力補充,已經拓展延伸到Web3、元宇宙等數字原生的新一代互聯網探索。
未來,區塊鏈基礎設施將有力支撐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和數字原生空間探索!
報告目錄
一、區塊鏈基礎設施概述
(一)基礎設施框架逐步穩定,部署與接入方式豐富
(二)基礎設施屬性持續增強,政府與產業支持提升
(三)基礎設施能力拓展延伸,成為Web3核心底座
二、區塊鏈基礎設施發展路徑的交織與演化
(一)開源社區驅動的生態化路徑:形成事實性標準規范
(二)分域節點建設的網絡化路徑:規模網絡需較長周期
(三)行業應用優先的業務化路徑:受業務場景影響較大
(四)公共服務引導的平臺化路徑:跨鏈實際需求在改變
三、區塊鏈基礎設施技術創新
(一)處理能力:單鏈交易的並發量取得突破
(二)交互能力:服務平臺的用戶友好性提高
(三)上鏈能力:接入終端的可信安全性增強
四、區塊鏈基礎設施應用實踐
(一)數字藏品
(二)數據流通
(三)雙碳交易
(四)供應鏈金融
(五)產品溯源
五、總結與展望
(一)網絡信任底座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
(二)基礎設施建設與應用創新趨於同步開展
(三)數字原生空間將帶來更直接的發展需求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