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論『數』 | 深化區塊鏈技術應用 構建數據可信流通體系。

河北日報客戶端

單志廣 張延強 王丹丹

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能為實體經濟帶來放大、疊加和倍增作用,是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的關鍵。

建立數據可信流通體系,增強數據的可用、可信、可流通、可追溯水平,是激活數據要素潛能、賦能實體經濟的重要途徑。

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共識機制、不可篡改、可以追溯、規則透明等特點,可以實現數據要素的個體可識別、用途可追溯和價值可衡量。

基於區塊鏈建立數據來源可確認、使用范圍可界定、流通過程可追溯、安全風險可防范的數據可信流通體系,有利於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推動中國數據要素市場化發展。

區塊鏈是打造數據可信流通體系的關鍵。

從本質上看,區塊鏈是以分佈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智能合約等計算機技術集成創新而產生的分佈式賬本技術,是基於互聯網的分佈式數據庫,是打造數據可信流通體系的關鍵支撐技術。

深化區塊鏈技術應用,以市場化配置方式促進數據高效流通,需要按照國家建立數據可信流通體系要求,結合各地區各行業自由選擇、靈活接入需求,推動數據跨鏈共享、安全監管,務實構建集約高效的數據流通基礎設施。

一是許可接入、跨鏈互用。

要以聯盟鏈和私有鏈底層框架為主,支持多底層框架平臺接入,滿足用戶對於區塊鏈底層框架自由選擇需求,通過制定區塊鏈底層框架適配標準,打通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支持跨底層框架平臺區塊鏈業務系統平滑遷移和平穩過渡,實現鏈上鏈下數據可信交互,不同底層框架間數據跨鏈共享,避免出現『鏈式數據孤島』『單一框架綁架』等情況。

二是泛在部署、就近使用。

根據不同地區用戶使用需求和區塊鏈多節點部署特點,為避免遠距離傳輸網絡延時造成系統性能下降,基於區塊鏈的數據流通基礎設施應在全國不同省市和多個城市進行廣泛部署,形成覆蓋全國的區塊鏈基礎設施服務網絡,支持各地用戶就近接入,允許用戶根據自身需求選擇不同的節點開展數據可信流通應用。

三是公共普惠、方便易用。

基於區塊鏈的數據流通基礎設施應具有面向公眾提供公共普惠性的價值傳遞能力,用戶可以以低廉的使用成本獲得基礎的服務。

同時,還應降低用戶使用門檻,為用戶提供『拖拽式』『傻瓜式』區塊鏈使用服務,更多賦能千行百業,提升數據要素的市場化配置能力,使數據采集、開放、共享、交換、交易更加暢通,數據治理更加高效。

四是生態培育、多方共用。

基於區塊鏈的數據流通基礎設施應具備公共服務屬性,要以建設公共基礎設施的理念進行研究、設計、建設和運營。

應充分發揮企業在區塊鏈發展中的主體作用,加強政府、企業、高校、研究機構互動,推動整合產學研用金各方力量協同,促進區塊鏈相關資源要素快捷有效配置,打造合作共贏、多方共用新模式。

五是全國一體、內外兼用。

支撐『全國一體、國內流通順暢、跨境流動有序』的數據流通服務體系構建。

面向國內,推動各領域通信協議兼容統一,打破技術和協議壁壘,努力實現互通互操作,形成完整貫通、流通順暢、軌跡可查的數據鏈。

面向國際,構建基於區塊鏈的可信服務網絡和應用支撐平臺,推動跨境數據加密、存儲、傳輸、調用和互認。

六是可信監管、安全好用。

中國的區塊鏈數據流通基礎設施應由本國自主創新、自主研發和自主建設,由中國掌握入網權、CA證書發放權等。

要建立內容監管機制,依托區塊鏈數據流通基礎設施,圍繞數據來源、數據產權、數據質量、數據使用等數據流通全過程,強化數據流通合規監管,劃定監管底線和紅線,積極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種數據風險。

《作者供職於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